南朝政治的突出特点A.政治更替频繁B.国家权力掌握在士族手中C.外戚宦官交替执政D.士族、庶族交替执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02:09:40
南朝政治的突出特点A.政治更替频繁B.国家权力掌握在士族手中C.外戚宦官交替执政D.士族、庶族交替执政

南朝政治的突出特点A.政治更替频繁B.国家权力掌握在士族手中C.外戚宦官交替执政D.士族、庶族交替执政
南朝政治的突出特点
A.政治更替频繁
B.国家权力掌握在士族手中
C.外戚宦官交替执政
D.士族、庶族交替执政

南朝政治的突出特点A.政治更替频繁B.国家权力掌握在士族手中C.外戚宦官交替执政D.士族、庶族交替执政
A
南北朝时期的寒人典掌机要
由于士族缺乏办事能力,皇帝又怕他们难以控制,所以南朝时全以寒人典掌机要,处理政务.
东汉时政事归台阁(尚书台),曹魏时权力集中到中书监、令手中,南朝时权力又集中到中书通事舍人手中.通事舍人不仅替皇帝起草诏令,又掌管政令,成为天子身边的实权职务.权力移归近臣,反映了皇权的加强,也反映士族已处于有职无权的地位.
南朝时,寒人担任的另一要职是典签.南朝君主鉴于东晋方镇势强,威胁中央,因此多以宗室子弟为州镇军政长官,以寒人为典签进行控制.典签职微权重,州镇要事,须典签签署方能实行.典签每年数次回京向皇帝报告,所谓“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因此,诸王刺史都非常害怕典签,故又有“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之语.

士族缺乏办事能力B,D排除。皇帝又怕他们难以控制.皇权的加强外戚宦官没有交替执政排除C。所以选A。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短短160年间有四个政权更迭,可见其政治更替频繁。
B答案,曹坯实行九品宗正制时国家权力就掌握在士族手中了,以后各代也都是。够不成特点。D也不对
C是东汉的事了。

A:南朝(420-589年)共经历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四个连续政权。可以看到政权更迭相当频繁,每个朝代持续不过数十年。
B:而南朝政治方面的特点就是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表现之一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等中央官制进一步确定,并有所发展。另一表现就是寒人势力的兴起,这一点楼上已提到过(寒人又称庶族)。寒人势力上升有三条途径:1,充...

全部展开

A:南朝(420-589年)共经历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四个连续政权。可以看到政权更迭相当频繁,每个朝代持续不过数十年。
B:而南朝政治方面的特点就是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表现之一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等中央官制进一步确定,并有所发展。另一表现就是寒人势力的兴起,这一点楼上已提到过(寒人又称庶族)。寒人势力上升有三条途径:1,充任掌握军权的将帅;2,掌管机要;南朝时中央权力主要集中在中书省下的一个小官中枢通事舍人手中,这一官职多由寒人担任。另一要职就是典签。典签的作用是主要是牵制地方宗室子弟
至于C选项,宦官当时还没那么大权力,更无从谈起。
D选项:看了上面的解释,我想这条也可以排除了。尽管士族势力衰落,皇帝能做的也仅是用寒族来牵制。所以这条也是不正确的
所以答案选择A

收起

A.政治更替频繁
南朝的统治动荡不安,朝代交替频繁,争权夺利斗争十分激烈。

A 关于B的选项 士族在当时尽管强大(王谢) 但是当时皇帝的好像是庶族吧

三国和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迅速开发为本单元的突出特点,也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士族的形成与发展,宗教盛行也是本单元的突出特点。
三国和两晋。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割据混战,社会动荡,国家分裂,这种局面实质上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曹操势力逐渐强大,一度统一北方,但赤壁战败,统一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孙、刘势力发展,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

全部展开

三国和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迅速开发为本单元的突出特点,也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士族的形成与发展,宗教盛行也是本单元的突出特点。
三国和两晋。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割据混战,社会动荡,国家分裂,这种局面实质上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曹操势力逐渐强大,一度统一北方,但赤壁战败,统一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孙、刘势力发展,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发展经济。西晋曾一度统一,但因各种矛盾尖锐复杂,又迅速灭亡。东晋偏安江南,与内迁各族建立的政权对峙。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并想进而统一中国,但淝水战败,统一愿望再度落空。
南北朝,东晋之后,南方四朝相互更替,史称南朝。南朝时,由于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赶上北方。但政治上,则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了士族制度,它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享有特权,极端腐朽。而此时的北方,继前秦统一失败后,北魏又曾一度统一北方。此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这一趋势,并使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不久,东魏、西魏又分别为北齐和北周所取代。北周又一度统一北方,为以后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江南的开发,我国的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领先世界的成就,出现了祖冲之、贾思勰等著名科学家和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与此同时,佛教盛行,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及以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

1.怎样认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的社会根源。首先是东汉以来世家豪族势力的膨胀,使政治分裂倾向日益加剧,其次是南方得到开发,孙刘两集团的经济实力日趋雄厚,而北方生产遭到破坏,曹魏时虽有恢复,也未超过两方的水平,因而在全国形成三个经济实力相对平衡的区域,为分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再次是魏、蜀、吴之间也形成军事实力的某种均衡,彼此都无力消灭对方。因而导致三国鼎立。
这种局面虽然仍属于政治上的分裂,但与东汉末年相比,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三国是在各自统治范围内的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是一进步,它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2.西晋短期灭亡的原因
西晋统治短暂的原因主要有:①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权的斗争,使生产遭受严重破坏,也削弱了自身的统治力量。②内迁的各族受西晋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民族矛盾尖锐,流民起义打击了西晋统治。③匈奴贵族借机反晋,攻占西晋都城洛阳,又攻占长安,俘虏西晋皇帝,直接导致西晋灭亡。所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是造成西晋短命而亡的三大矛盾,其中,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了其他两个矛盾。
3.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是魏晋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对这种现象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①士族的兴衰:魏晋以来,形成士族制度;东晋时得到充分发展;东晋南朝时士族势力很大;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②士族的特殊地位:经济上占有很多的土地和劳动力;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的官职;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③士族的腐朽性:注重门第和身份的高低;不学无术,生活腐化。
士族制度经历了以下四个演变过程:①魏晋以来形成。②东晋时期得到充分发展,东晋南朝时势力很大。③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④隋唐科举制度的冲击,到唐末农民起义时消亡。

收起

选A,CD都是不对的。庶族当时还没那么强盛。所以不可能说交替执政。外戚宦官乱政也不是南朝的特点。至于AB,我更倾向于A。比起以往,汉朝也是士族的天下,所以不能算是突出特点。但是A的政权更替频繁确实如此。而前朝少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