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教师怎样做研究——问题与回应(刘良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9:13:28
[转载]教师怎样做研究——问题与回应(刘良华)

[转载]教师怎样做研究——问题与回应(刘良华)
[转载]教师怎样做研究——问题与回应(刘良华)

[转载]教师怎样做研究——问题与回应(刘良华)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提出了不少有关如何做研究的问题.有些问题显示出教师的困惑,有些问题显示出教师对研究的误解.教师:您提出教师做研究时不要“自己给自己出难题”,不要“自己给自己设置陷阱”,能否作更详细的解释?刘良华:教师做研究时,容易给自己设置三个陷阱.第一个陷阱或难题是价值研究.比如,教师可能会选择类似“论自学的价值”这样的主题,其论证方式可能显示为:第一,听懂了容易忘,自学的知识记得牢;第二,自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这就是典型的价值研究.价值研究最有价值,但也最困难.这样的论证似乎有道理,但人们对这样的论证会提出质疑:凭什么说“听懂了容易忘,自学的知识记得牢”?
第三个陷阱或难题是对策研究.比如,教师可能会选择类似“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的主题,其论证方式可能显示为:原因:1.
工资待遇太低;2.
课业负担过重……对策:1.
提高工资待遇;2.
诸如此类的价值研究,本质研究,对策研究,不仅使教师研究受阻,而且使教师研究失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第一,所有的价值,本质,对策都只是假设,而不是结论;把假设重复一百遍,假设依然只是假设.第二,如果没有调查或实验,所有的假设都是可疑的.第三,如果某篇文章只有假设二没有调查或实验,那么,这篇文章就只做了一半而没有完成.
因此,教师需要从一半的研究到完整的研究,从价值判断,本质追问和对策研究的信口开河转向用事实说话.教师:您一再强调教师们不要写类似“论……的价值”,“论……的本质”,“论……的问题与对策”的文章,是不是这样的文章没有价值?刘:之所以不提倡教师写这样的文章,主要原因不是因为这些文章没有
价值,而是这三类主题很难写,很难论证.写着三类文章时,人们习惯于凭自己的想象去提供一些论证.但是如果证据既不来自于历史,也不来自于调查或实验,那么这样的论证就没有说服力.因此,我建议教师写这三种文章,一是历史研究的文章,比如讨论教育史上的某个教育家的理论;二是写调查研究报告,三是写实验研究报告(或者行动研究报告)教师:教师“用自己的教育改革事实说话”,是否就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教育研究就是反思教学?是不是意味着,教师最好养成善于反思,勤于学习,用心撰写教学笔记和教育教学笔记的号习惯,在教育教学工程中及时记录闪光的思想,用心保留有价值的思想火花?刘:是的,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不过,真正有教育信念的教师,并不需要做大量的笔记或随笔,他需要的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主题研究或课题研究.有的人写了一辈子的教学反思,也还是默默无闻,原因就在于:他的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是零碎的.没有教育信念的教育随笔就是一地鸡毛,就是一堆没有灵魂,没有线索,散落在地的珠子.教师:我认为教师应坚持写好教学笔记,多记录一些有关教学或教研的心得,写的东西多了,稍加整理,便会成为最有价值的论文.刘:教学或娇艳的心得确实是有意义的.但是,把一百篇心得编辑在一起,它还是心得.如果想把自己的心得有说服力,最好还是写成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教师:写议论文就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进行,但如何有效地运作,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刘:是的,写论文即使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进行.看起来时有道理的,唯一的问题出在“解决问题”这里.如何解决问题?传统的方式是一拍脑袋,多种对策就流淌出来.可是,如果有人追问:您拍脑袋想出来的对策为什么是有效的?有什么证据?他就愣住了.所以我建议教师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老套写议论文中走出来,转向“问题与假设----过程与方法----结果与结论”的新方向.教师:您认为中小学教师最好做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这两者是什么关系?刘:所有的行动研究都是实验研究,是不太规范,不太严格的实验研究.在教育领域,从来就没有严格的实验研究,只能是准实验研究.后来人们干脆回避“教育实验研究”这个词语,采用教育行动研究.也就是说,当中小学教师不知道何谓行动研究时,最好按照实验研究的套路去进行行动研究,否则,如果认为行动研究就是随意地解决问题,据容易把行动研究做成“非研究”.教师:您认为中小学教师最好做行动研究,而且,行动研究的主题最好显示为“……对……的影响的行动研究”?刘:是的.典型的性动研究的话语表达式“……对……的影响的行动研究”.比如“思维导图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影响的行动研究”.这样的话语也可以浓缩为“……对……的影响”,比如“思维导图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影响”.还可以进一步压缩为“……的实验研究”比如“思维导图的行动研究”.反过来说,如果某研究报告的主题显示为“思维导图的行动研究”,那么这份研究报告的完整标题则是“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兴趣的影响的行动研究”.
如果说教育行动研究的经典标题是“……对……的影响的行动研究”,那么,前一个省略号的关键要求是“可操作性”,它代表某种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变革行为与措施.后一个省略号关键是“可测量性”它代表某种教育变革所引起的教育效果,而且这种教育效果最好是可测量或者可言说,可观察的.由此可见,如果填充第一个省略号的变革措施过于宏大,庞大以至于不可操作,这个行动研究就可能失败.同样,如果填充第二个省略号的影响或变化过于抽象,模糊以至于不可测量或不可言说,不可观察,那么这个行动研究也可能失败.如“素质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的行动研究”就是失败的行动研究,因为“素质教育”不具体,很难操作.“学生价值观”也很难测量,可以将选题转换为:“动手做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的行动研究”或“亲自探究对学生语文成绩影响的行动研究”.教师:论文格式不就是三步:论点,论据,论证吗?刘:论文就是这三步.不过,学术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的论文有更具体的要求,也有更容易的写作方式;论点就是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假设;论据就是公布自己的研究过程,方法以及研究的结果;论证就是对结果进行讨论.如果您愿意选择复杂,困难的论文写作,就可以追寻传统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说法,如果您更希望更容易,更简便的论文写作,可以采用类似“问题与假设—过程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的套路.教师:如果每篇格式都一样,那还有什么创新?又不是八股文.难道就像以前我们学习写议论文一样,都是三段论?刘:如果教师们都能够先学会“问题与假设—过程与方法—结果与讨论”这样的学术八股文,那就是了不起的进步.至少中学时期学的三段式议论文,很少有教师讲的很清楚,也很少有学生能写出有说服力的议论文.如果教师和学生知道何谓“问题与假设—过程与方法—结果与讨论”就会清楚什么叫做三段式议论文,什么叫做论点,论据,论证.教师:您认为实验研究或行动研究报告的经典格式只有“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三段话”?刘:是的.为了让更多中小学教师尽快掌握行动研究或实验研究报告的写作,我建议教师先采用“简单模式”,然后逐渐自由发挥.经典的实验研究报告主要包括“问题与假设”“过程与方法”“结果与讨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具体包括三个要点.第一个部分“问题与假设”具体包括“问题的提出”“简要的文献综述”和“研究的假设
”等三个要素.第二个部分“过程与方法”具体包含:报告该研究的时间,地点,人物(被试)等研究“过程”;解释具体的改革的“方法”,详细报告研究者采用了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或方法;说明收集资料或解释资料的工具.第三个部分“结果与讨论”具体包含“学习成绩的变化”,“学习兴趣的变化”,“对结果的反思”等三个要素.教师:给出了研究报告的规范格式或固定模式,会不会局限了教师的思维?刘:确实有这种可能.不过,如果某个教师感觉课题的表述方式和规范格式束缚了自己的思维,那么,这说明他已经掌握了自己的思维,那么这说明他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表述规范和格式规范,完全有能力自由发挥.可是,如果某个教师完全不知道何谓规范格式,从一开始就希望自由发挥,那么,很可能很难迈入教育科研的门槛,所写的文章也可能只是一些无意义的个人意见或感想.所以,我建议:先掌握规范格式,然后再自由发挥.教师:我非常渴望爱因斯坦那个一页纸的论文时代.刘:我也渴望一页纸的论文时代.不过,即便在爱因斯坦的时代,也并非所有学科都接受一页纸的研究报告.对于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报告而言,一页纸可能就够了,而且一页纸的研究报告上的作者署名可能有三五个甚至十几个.现在的问题是,教育研究报告能否也用一页纸?我个人的意见是:如果采用教育实验研究的方式,只要研究报告把实验研究的假设,过程和结果说清楚了,一页纸的报告时可以被继承的.这也正是我个人提倡教师们不要轻易写别的文章,多做实验研究并提交实验研究报告的原因.教师:您一直提倡做有关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育行动研究,可是,这做起来很难.刘:人人都承认学生自学时最有效的教学,但是,如何引起和推动学生自学却是一个难题.我能够想到的困难是:第一,对于那些没有养成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最初他不知道从哪里学起.他缺乏的是学习目标.第二,学生如果知道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开始自学之后,他又很可能因为遇到某些“难点”而被卡住.他缺乏“帮助者”或“辅助者”.第三,学生自学之后,他不知的哦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不知道自己的解释是否正确.他缺乏及时练习或测试.第四,他如果做练习或测试,又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正确,缺乏及时知道结果的反馈和矫正.因此,要真正发动学生自学,需要有一个过渡期.在这过渡期内,至少需要四个辅助条件:一是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能太难,太简单;二是有人提供帮助或辅助,可以使教师也可以使同学;三是及时的练习或测试;四是及时核对答案,教师或者同学帮他核对答案.过渡期之后学生才可以完全自学.教师:中学教师是否有必要做那么多的科研》教育科研不如让少数专家来做,让大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如果出现了成功的经验,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就应当大力推广这种教学经验.刘:赞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教学时中心工作”.大家都在反对完成指标式的教育科研,反对追求刊物的级别,反对形式化的立项,反对“拿来”,“改头换面”的成果.不过,如果因此而让专家搞科研,让教师负责推广,也许结果会更糟糕.因为,所谓的专家并不见得都对教育实践有着深刻的理解.如果动辄就把专家研究成果当作经验进行大面推广,那就很可怕.因此,要想真正推动教育实践改进
改善,就需要教师自己想法设法地琢磨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在教育科研中提出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如何提升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刘:我的建议是多接触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从他人那里寻找改变的积极性.“没动力”的第一个原因可能在于: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已经是高效率,高水平的教学.这时,他就会估计别人也不过如此,不可能玩出新花样,会认为做教师,做教学工作就那么回事.这样的教师也就不可能积极利用校本科研或其他研究去提高自己.
“没动力”的第二个原因可能在于:教师虽然承认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不高,承认有一种比较理想的,有效的教学方式,但现实条件下这些美好的教育理想不可能成为现实.这时,他会断定自己的教学时在现实条件下的不得已而为之,会估计别人也都无奈何并如此艰难困可地活着.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教师最好看看那些真正有些的教师在做了什么,多了解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增加改变自己日常教学的动力(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