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迅本人的看法,以及对作品的看法.最好有3篇以上的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15:02:06
对鲁迅本人的看法,以及对作品的看法.最好有3篇以上的读后感

对鲁迅本人的看法,以及对作品的看法.最好有3篇以上的读后感
对鲁迅本人的看法,以及对作品的看法.最好有3篇以上的读后感

对鲁迅本人的看法,以及对作品的看法.最好有3篇以上的读后感
对鲁迅的评价:
  鲁迅的时代,中国的文艺差不多勉强衔接着西方十八九世纪末.人家西方十八九世纪文学史,法国人摆得出司汤达、巴尔扎克的好样子,英国人摆得出哈代、狄更斯的好样子,德国人摆得出哥德、席勒的好样子,俄国人摆得出托尔斯泰或者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好样子,印度还有个泰戈尔,也是好样子——现代中国呢,谢天谢地,总算五四运动过后,留下鲁迅先生这张脸摆在世界文豪群像中,不丢我们的脸——大家想想看,上面提到的中国文学家,除了鲁迅先生,哪一张脸摆出去,要比他更有分量?
  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萧伯纳一般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把长胡子,或者像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是有了,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 “五四”;非常地“中国”,又其实非常地摩登……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秀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那种被彼得卢齐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好比中国画的墨色,可以将西洋的五彩缤纷比下去;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那年萧伯纳在上海见鲁迅,即称赞他好样子,据说老先生应声答道:早年的样子还要好.这不是鲁迅会讲话,而是他看得起萧伯纳,也看得起他自己.
  我这不是以貌取人么?是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但以上说法只是我对老先生的一厢情愿,单相思,并不能征得大家同意的.好在私人意见不必征得同意,不过是自己说说而已.
  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我喜欢鲁迅的第二个理由,是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好玩”这个词,说来有点轻佻,这是现在小青年随口说的话,形容鲁迅先生,对不对呢?我想来想去,还是选了这个词.这个词用来指鲁迅,什么意思呢?我只好试着说下去,看看能不能说出意思来.
  最近二十年,“鲁迅研究”总算比较能够将鲁迅放回他生存的时代和“语境”中去,不再像过去那样,给他涂上厚厚的意识形态涂料,比较平实地看待他.那么,平心而论,在他先后、周围,可以称作斗士、先驱、导师、革命家的人,实在很不少.譬如章太炎敢于斗袁世凯,鲁迅就很欣赏;创建民国的辛亥烈士,更是不计其数;梁启超鼓吹共和,蔡元培首倡学术自由,胡适宣扬民主理念,梁漱溟亲力乡村建设……这些人物不论成功失败,在中国近代史都称得上是先驱和导师,他们的事功,可以说均在鲁迅之上.
  鲁迅一辈子叫喊国事天下事,可是你说他热衷政治,他既不入国共两党,也不做官;你说他是个文人,他却私下和当时的“乱党”交接甚密,还入过左联.就拿他常被通缉这件事来说,将鲁迅和政治家比较,也不算怎样地不恰当.据说,白色恐怖时期,鲁迅曾经认真地向革命者打听严刑拷打究竟是怎样的滋味,可见他是准备吃苦头的.
  老先生“迭宕自喜”
  现在我这样子单挑个所谓“好玩”的说法来说鲁迅,大有“以偏盖全”之嫌,但我不管它,因为我不可能因此贬低鲁迅,不可能抹煞喜欢鲁迅或讨厌鲁迅的人对他的种种评价.我不过是在众人的话语缝隙中,捡我自己的心得,描一幅我以为“好玩”的鲁迅图像.
  以我私人的心得,所谓“好玩”一词,能够超越意义、是非,超越各种大字眼,超越层层叠叠的价值判断与意识形态,直接感知那个人——当我在少年时代阅读鲁迅,我就会不断不断发笑.成年以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我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来读去,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我相信,他这样写,知道有人会发笑.
  随便举一个微不足道的例子吧,在《看萧与看萧的人们》中,记录宋庆龄通知鲁迅说,萧伯纳到了上海了,正在那里吃饭,问他愿不愿意去见见.鲁迅于是写道:有这样的要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吧.
  什么意思呢?没有什么意思,但这里面有一层需要说却又不好说、说不好就很不好玩的意思.什么意思呢——萧是大人物,鲁迅知道自己也是大人物,不去见,或赶紧去见,看得很重,或存心看轻,都没必要,都不恰当,都不大方.其实鲁迅是想要见见的,又其实不见也无所谓.现在人家来了,邀请也来了,那么——有这样的要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吧.
  这意思很深,也很浅,很率性,也很得体,他当时那么想了一想,事后这么写了一笔,很轻,很随便,用了心思,又看不出怎样地用心思,然而有这么一笔在——后来便写他去了,居然坐在那里看萧和众人吃饭,等等等等——这就是我所谓的好玩,很不起眼的两句话,我年轻时读到,不注意,中年后读到,心里笑起来.
  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
  “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迭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接受的,便说了也白说.我今天要来强说鲁迅的“好玩”,先已经不好玩,怎么办呢,既是已经在这里装成讲演的样子,只好继续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们先从鲁迅的性格说起.
  先生的性格
  最近我弄到一份四十多年前的内部文件,是当年中宣部为了拍摄电影《鲁迅传》,邀请好些文化人的谈话录,当然,全是文艺高官,但都和老先生认识,打过交道.几乎每个人都提到鲁迅先生并不是一天到晚板面孔,而是非常诙谐、幽默、随便、喜欢开玩笑.
  我有一位上海老朋友,他的亲舅舅,就是当年和鲁迅先生玩的小青年,名叫唐弢.唐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看见世面上把鲁迅弄成那副凶相、苦相,就私下里对他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还说,譬如老先生夜里写了骂人的文章,隔天和那被骂的朋友酒席上见面,互相问起,照样谈笑.除了鲁迅深恶痛绝的一些论敌,他与许多朋友的关系,绝不是那样子黑白分明.
  在回忆老先生的文字中,似乎女性比较地能够把握老先生“好玩”的一面.近年的出版物,密集呈现了相对真实的鲁迅,看下来,鲁迅简直随时随地对身边人、身边事在那里开玩笑.连送本书给年轻朋友,也要顺便开个玩笑———给刚结婚的川岛的书: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伸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那种亲昵!那种仁厚与得意!
  我猜,除了老先生遇见什么真的愤怒的事,他醒着的每一刻,都在寻求这种自己制造的快感.
  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他总是放松的,豁达的,游戏的.“好玩”,是人格乃至命运的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好玩的人一旦端正严肃,一旦愤怒激烈,一旦发起威来,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可就遭殃了.
  先生的游戏文章
  历来推崇鲁迅那些批判性的、匕首式的、战斗性的革命文章,今天看来,大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 “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譬如鲁迅书写的种种事物,反礼教、解剖国民性、鼓吹白话、反对强权等等,前面说了,当时也有许多人在写,其激烈深刻,并不在鲁迅之下,时或犹有过之.然而九十多年过去,我们今天翻出来看看,五四众人的批判文章总归及不过鲁迅,不是主张和道理不及他,而是鲁迅懂得写作的愉悦,懂得调度词语的快感,懂得文章的游戏性.
  可是我们看他的文字,通常只看到犀利与深刻,不看到老先生的得意,因为老先生不流露.这不流露,也是一种得意,一种“玩”的姿态,就像他讲笑话,自己不笑的.
  我们单是看鲁迅各种集子的题目,什么《而已集》啊、《三闲集》啊,《准风月谈》啊、《南腔北调集》啊,真是顺手玩玩,一派游戏态度,结果字面、意思又好看,又高明.他给文章起的题目,也都好玩,一看之下就想读,譬如《一思而行》、《人心很古》、《马上支日记》等等等等,数也数不过来.想必老先生一起这题目,就在八字胡底下笑笑,自己得意起来.《花边文学》中有两篇著名的文章:《京派与海派》、《南人与北人》,竟是同一天写的,显然老人家半夜里写得兴起,实在得意,烟抽得一塌糊涂,索性再写一篇.
  中国散文中这样子到末尾一笔宕开,宕得这么恳切,又这么漂亮,真是只有鲁迅.大家不要小看这结尾:它不单是为了话说回来,不单是为了文章的层次与收笔.我以为更深的意思是,老先生看事情非常体贴,他既是犀利的,又是厚道的,既是猛烈的,又是清醒的,不会将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推到极端,弄得像在发高烧——一个愤怒的人同时是个智者,他的愤怒,便是漂亮的文学.
  有这样浑身好玩的态度,鲁迅的文章便可以尽管严肃、尽管深刻,然后套个好玩的题目,自己笑笑——他晓得自己的文章站得比别人高,更晓得他自己站得比他的文章还要高—— 站得高,看得开,所以他好玩得起,游戏得起.所谓“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其实古今中外,没几个人可以做到.
  他的语气和风调,哪里只是激愤犀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深沉厚道,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调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及学问或翻译;忽儿精深苍老,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柔伤感,如《朝华夕拾》;而有一种非常绝望、空虚的况味,几乎出现在他各个时期的文字中——尤其在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中,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揉杂在一起,难分难解.
  鲁迅的作品的一些看法
  在过去的六十多年来,鲁迅的文章一直活在千百万读者的心中,因为那字里行间表现出的传统中国人少有的勇气---正视事实的勇气他的文章就是旧中国人民的生存、温饱和发展的再现,是对于当时国人不适宜于生活的批判.他如同一位饱含沧桑和痛楚的母亲,鞭打自己无知的孩子们.迄今为止,鲁迅文章可以说是了解当时中国国情的最可靠、最深刻的文字.
  一、在特定背景下的典型文学:
  鲁迅的文章堪称文坛一绝.在中国,鲁迅的杂文不能不说是一部经典名著.如今,我们一谈杂文,就会想起鲁迅,这仿佛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说:“中国大众的灵魂恰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鲁迅的文章里了.”他写的散文、小说和诗歌无一不是旧社会中国人的精神史,生存史.他敢说敢骂,敢哭敢笑,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巨著.尤其宝贵的是,他的作品决不仅仅是就事论事,而是就事论人,根据时局世态的变化影射出旧社会中国人心中普遍的心理弱点.鲁迅文章的写作核心十分明确,那就是:废除旧制度,创造新生活,联合大众实现光明.
  二、鲁迅文章的反抗意识:
  他的文章具有一击而致敌人于死命的攻击性,是反击与抗争的突出表现.生在被压迫的时代,处在被压迫的地位,鲁迅用他的笔与当时黑暗的现实作起了斗争.他用自己真实的写作情感、鲜活的历史事件、深切的个人体验,为后人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文学空间.仔细分析,鲁迅文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烈的叛逆情感:从头至尾,逐一反驳,犀利的外表下流露出的却是博爱与宽容.这些复杂的感情是鲁迅文章这一独特的艺术的集中体现,是在反抗之中攻其要害,不遗余力.
  三、鲁迅文章的否定性:
  鲁迅的作品,几乎每一篇都流露着反抗和攻击,揭露和批判,都在否定中表达自己的个性主张和人生价值取向.在鲁迅看来,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唯一选择就是不自满:永不满足、永不停步,这才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人心本来就是思变的,”思变”就是一种否定.不论是社会的改革,还是人类的进步,其内在原因都在于不断更新,不断立异.但是在旧社会的压迫下,人们大都失去了这本性,扭曲了这本性,不敢斗争,不敢否定,便产生了种种世间病态.鲁迅则要求民众正视现实,正视不满.应该理解的是,鲁迅文章的否定性,本身就包含了肯定,即扫除糟粕是为了新生.鲁迅文章的否定性决定了他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引导劳苦大众走向新生活.
  四、鲜明真实的社会风貌:
  鲁迅先生曾经笑说:“偏爱我的作品的读者,有时说,我的文字是说真话的.这其实是过誉,那都因为他偏爱.我自然不想太欺骗人,但也未尝将心里的话照样说尽,大约只要看得可以交卷就算完.”从这婉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清晰的触摸到鲁迅的写作心态,了解旧中国残酷的社会现实,那就是:军阀的混战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的压榨和劳动人民的苦难.鲁迅曾在《电的利弊》中写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作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理解了鲁迅作品的中心,也就体会到了当时中国纷扰复杂的社会现况.凡此种种,我们不难看出,若想提高国民素质,改变落后的社会面貌,最重要在正义和真理的指引下向前发展.
  五、成熟稳重的东方特色;
  鲁迅的写作笔法,个性十分鲜明独异,纯熟稳重,笔之所至,锋芒与文采交相辉映,妙趣横生.即使是广告、告白、说明也往往与众不同.他的每个著作都是他切身的生命体验,是他改良人生的理想,是他对于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的病苦解剖、同情和救治.他的文章之所以能光彩照人,就在于他真诚地面对一切,能爱能憎,希望身为奴隶的人能觉醒起来,挣脱束缚身心的枷锁.这种写作风格具有典型的东方特色,是东方人审视社会、审视人生的独特角度.时代和中国造就了鲁迅这样一位质朴深沉的文坛巨匠,或许这就是生活.
  六、舍身忘我、坚忍不拔的奉献精神:
  熟悉鲁迅的人,都会被他那种不怕牺牲,敢讲真话的精神所鼓舞.他不但具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气,更拥有“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质.他在迫害和危难中寻求光明的道路,为了广大受苦受难的人民,他不惜个人利益;为了国家,他可谓呕心沥血.有人说:“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坛上的伟人.”我认为,鲁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梦想和感悟,更是信念和追求.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筑成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鲁迅的文章是一把治病救人的解剖刀,他说过:“讽刺作者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们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鲁迅的性格特征,出于改良这人生的美好理想,更出于广大的爱.
  鲁迅终其一生,创作了很多的优秀作品,燃烧出旺盛的生命力,为中国劳苦大众的重获新生奋斗到了终点,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的文章,更留给我们后人无穷的思索与回忆,如何真正的理解他,将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散文,文章写得非常好,不仅构思严谨,而且文章中的语言极有特色,令人叫绝.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蜇,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这就是鲁迅对自己家后院“百草园”的描写,这儿真是好玩,可以追赶着云雀,直到它们飞上云霄,还可以拿着树枝像赶着马车一般将蜈蚣赶来赶去.时不时拨起何首乌,偶尔发现了像人样的根,便不停地炫耀.
  还有一段是“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屋.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这是鲁迅对自己第一次去书塾的描写,读着也会让我想起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当时住在一个机关宿舍的院子里,学校与我们院子仅有一墙之隔,虽然绕着去学校也只要十来分钟,但我还是冒着被学校处罚的危险时不时翻墙去上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语言优美,还能时不时地勾起读者对童年的回忆,真是一篇令人叫绝的好文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散文,文章写得非常好,不仅构思严谨,而且文章中的语言极有特色,令人叫绝.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蜇,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这就是鲁迅对自己家后院“百草园”的描写,这儿真是好玩,可以追赶着云雀,直到它们飞上云霄,还可以拿着树枝像赶着马车一般将蜈蚣赶来赶去.时不时拨起何首乌,偶尔发现了像人样的根,便不停地炫耀.
  还有一段是“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屋.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这是鲁迅对自己第一次去书塾的描写,读着也会让我想起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当时住在一个机关宿舍的院子里,学校与我们院子仅有一墙之隔,虽然绕着去学校也只要十来分钟,但我还是冒着被学校处罚的危险时不时翻墙去上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语言优美,还能时不时地勾起读者对童年的回忆,真是一篇令人叫绝的好文章.
  《藤野先生》读后感: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先读时并没有什么感触,只当是普通的回忆老师的文章来看而已.但我想鲁迅的作品是值得我们摘录在自己珍藏的小本子里,反复阅读的.在一遍遍的品味中,我似乎不断地从每个句子里都能发现新的瑰宝,对于这篇文章也有了更深入些的体会.
  《藤野先生》回忆作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鲁迅初到东京时,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在饱含中国人的耻辱的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的身影,听到的是留学生们傍晚学跳舞的喧闹.这让鲁迅甚为厌恶,也正是这样,他去了仙台,在那与藤野先生相识.藤野先生的衣着模糊,他为鲁迅添改讲义,他就正解剖图,他关心解剖实习,他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在这一个个片断中,我看到了那个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藤野先生,那个对鲁迅关爱有加,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那个对科学严谨求实的藤野先生.这样一位有着高贵人格的老师,也难怪鲁迅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藤野先生》也同样记录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学医救国到文艺救国的转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鲁迅留学日本之时,是“风雨如磐暗故园”之时,也是鲁迅个人处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时期.他曾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从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中国人的麻木不仁中,鲁迅才深刻地认识到,学医可以拯救人的身体,却不能拯救人的灵魂.鲁迅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我感受到的是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动、感激与怀念,即便当《藤野先生》的形象深入人心,却少有人记得他的名字——藤野严九郎.我感受到的是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报国之情.《藤野先生》,记叙的是一段感人的师生情,一颗动人的爱国心.
  《故乡》读后感:
  现实社会是无情的,人与人之间有太多的规矩、疑惑、胆怯,因为富与穷的不同.产生了太多的阻碍,太多的差距.太多的差距,让人拒之千里.人们说的懂事啦,我觉得也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又越来越远了,因为他们的童心与无邪已被显示那昏黑、阴冷,无情一点一嗲的磨光了,在这个漫漫的岁月之中,在这个凄凉的社会之中……长大了,我们就要一点点地顾到自己的面子问题.所以说认为弹珠比宝石要好的时候你是有一颗纯洁的童心的.
  就比如说闰土在岁月里一点点一点点地长大,成了一个大人.他不但是身体上的改变,也是心里之中的改变,他对鲁迅恭恭敬敬地叫:“老爷.”而先前那欢笑着叫鲁迅:“迅哥儿!”的.那闰土早已经在社会的冷酷之中淡淡,消亡了.让人费解.所以说以前的社会是吃人的.才让鲁迅要拿起笔去反击这个社会,为后人开出一条大道来,让后人走过这条道开出新的路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人们常常说要懂事,可这不一定,还不如天真无邪,欢声笑语要好的多.
  当看了故乡,我感到了一种凄然的感觉,自己不禁颤了一下,难道友谊在时间的过滤之后会褪色,会暗淡吗?当鲁迅激动得叫了一声:“闰土哥!”而闰土默不吭声.之后,又喊了一声:“老爷!” 我知道他俩的友谊不那么深,原来的大海已如一条溪水.
  我变得恐惧起来,我害怕现在的挚友会贬值,多年以后,也许知识记得有这么一个人.我不希望这样,就像鲁迅不希望水生和宏儿.走他们的路.哎,难道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友谊吗?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早听过了这句话,但一直不明白这句话,读了之后,我懂了:就一条规律,本没有它而做的人多了,就成了一条规律.每件事情总有一个开端,当每个人都认同他时,便成了合理的事情了.
  我恍然大悟,哦,原来父母做的,那些在我们看来不合理的事情,都有他的意义存在啊.
  感情会褪色,会变质,而只有记忆不会变,多年以后,对他变感情不是你的错,而不认识他就是你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