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的习性关于鼠的生活习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9:58:39
鼠的习性关于鼠的生活习性

鼠的习性关于鼠的生活习性
鼠的习性
关于鼠的生活习性

鼠的习性关于鼠的生活习性
鼠类的生活习性:
鼠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休息.家栖鼠多栖息在厨房、杂物堆、牲畜圈、饲养房、仓库、
下水道、电线电缆沟;野栖鼠大多栖息在农田及丛林之处.鼠的生活习性表现在以下几方
面:
(一)繁殖力
鼠的个体小,性成熟早,怀孕期短,产仔数多.大多数鼠类每年产仔数次,每次可产仔4-8只.母鼠受孕不到3个月,即可产仔,仔鼠2-3个月成熟,即可繁殖后代.鼠的寿命一般为一年左右,由于较强的繁殖能力,通常灭鼠达标后半年内,又会恢复到达标前的鼠密度.
(二)鼠的活动规律
1、行走:老鼠是昼伏夜出的动物,主要是避开人类的干扰,多在夜间活动,活动时靠墙根或固定物边行走,形成鼠路.褐家鼠多在100-150米范围内活动;小家鼠活动范围较小,
多在栖息地30-50米内觅食、活动.
2、攀登和跳跃:三种家鼠均能攀登,其中黄胸鼠更善攀登;褐家鼠能垂直跳高60厘米,小家鼠也能跳高30厘米.
3、游水:三种家鼠均能游水,褐家鼠水性最好,能在水面浮游60-72小时,潜水30秒钟.
4、栖息:褐家鼠有趋湿性,主栖地下层,善打洞栖居;黄胸鼠和小家鼠喜干燥,黄胸鼠主栖高层,小家鼠多靠近食源处栖居,栖居条件简单,常在抽屉、报纸堆、旧鞋、絮窝栖居.
5、打洞:鼠善于打洞,褐家鼠在松软的土壤可打洞长达3米,深度可达0.5米.
6、咬噬:家鼠有一对非常坚硬锐利的门牙,因此家栖鼠喜欢咬建筑材料、衣服、书籍,以达磨牙的目的.
7、迁移:栖息场所是鼠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原栖息地受到干扰破坏,或食源缺乏,鼠类发生疫病等原因,老鼠便会迁移.故灭鼠前不应改变鼠类栖息、活动环境,以免影响
灭鼠效果.
8、探索行为:老鼠的好奇心很重,经常不断探索周围环境的物体、食源、地形、躲藏场所,不断适应生存繁衍的环境.
9、摄食行为:老鼠在观察环境时,同时也尝试环境中的食物,开始先取食少量,随后逐渐增加,提防因摄食不当引起中毒死亡.这种行为,也就造成了使用急性灭鼠毒饵后鼠
拒食的原因.
三、防鼠和灭鼠:
(一) 防鼠
1、环境治理:经常清除住宅区内的杂草,发现新旧鼠洞要及时堵塞.
2、断绝食源:做好食物的管理工作,对防鼠非常重要.粮食要里墙边架高放,副食品及调料应加盖严封好,生活垃圾要及时处理.
3、建立防治设施:室内排水沟要安挡鼠栅,木门下边要钉60公分高的铁皮,通风口安1.3CM孔径的铁网,食物仓门安0.6米的挡鼠板,门和框要密合,缝隙要小于0.6CM.
(二)灭鼠
灭鼠分为化学灭鼠和物理灭鼠.化学灭鼠通常采用抗凝血灭鼠剂配制成毒饵灭鼠.物理灭鼠采用鼠笼、鼠夹、粘鼠板等灭鼠.
1、化学灭鼠
采用灭鼠毒饵灭鼠:将抗凝血灭鼠剂与饵料(如:玉米、谷子、小麦等)浸泡或混合后制成的毒饵按一定方法投放,鼠盗食毒饵后3-7天内中毒死亡.
选用毒饵灭鼠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的毒饵中不得含有国家禁用的急性灭鼠剂.
(2)选用的毒饵中主要有效成份含量应符合标准,含水率符合标准.
(3)选用的毒饵的适口性要好,摄食系数应大于0.3.
(4)选用的毒饵不得变质或发霉.
投放抗凝血灭鼠制成的毒饵灭鼠的方法:
(1)少量多堆:每堆的量为20-40g,沿着墙边或鼠洞投放,每隔5-10米投一堆,尽量投在隐蔽之处,最好是投放到毒鼠盒内.
(2)定时补充:如果毒饵的主要有效成份是为敌鼠钠盐或杀鼠迷,投放后应连续补投两天.补投原则:吃多少补多少,如果吃完,则加倍补投.如果毒饵的主要有效成份为溴敌隆、杀他仗、大隆等,则在饱和投放毒饵七至十天后进行补投一次.采用毒饵灭鼠效果不佳影响因素:
1)毒饵的适口性差
2)投放毒饵量不足
3)投放毒饵的位置不当
4)灭鼠面积太小
5)毒饵含药量太低
6)长期使用急性灭鼠药.

地鼠(hamster)有名仓鼠,属啮齿目、鼠科、地鼠亚科。实验用地鼠由野生地鼠驯养而成。野生地鼠分布于伊朗、阿富汗等西亚和东欧以及经由中国北部到西伯利亚等旧大陆中部草原地域。地鼠有5属、12种、52亚科。作为实验动物的主要是金黄地鼠(golden hamster)、中国地鼠(Chinese hamster)和欧洲地鼠(European hamster)。
生活习性
生长发育:新...

全部展开

地鼠(hamster)有名仓鼠,属啮齿目、鼠科、地鼠亚科。实验用地鼠由野生地鼠驯养而成。野生地鼠分布于伊朗、阿富汗等西亚和东欧以及经由中国北部到西伯利亚等旧大陆中部草原地域。地鼠有5属、12种、52亚科。作为实验动物的主要是金黄地鼠(golden hamster)、中国地鼠(Chinese hamster)和欧洲地鼠(European hamster)。
生活习性
生长发育:新生金黄地鼠体重约2g左右,全身无毛,眼、耳紧闭,约5天后耳张开,15天睁眼。生长发育很快,两个多月的成年金黄地鼠,体重可达80—100g,以后,雌、雄就产生差异。4周后雌鼠体重超过雄性,雌鼠最大可达180g(平均140g),雄鼠最大可达160g(平均130),而成年中国地鼠雄鼠大。金黄地鼠8周龄成熟体重雄性90—125g,雌性95—140 g,12周龄的中国地鼠与8周龄小鼠大小大体相同。寿命一般2—3年。地鼠的尾巴短。金黄地鼠尾长约1.7—2.2cm;中国地鼠尾长1.3cm,颈部短,体躯大,四肢也短,前足四趾,后组五趾。雌鼠乳房数:中国地鼠4对,金黄地鼠7—8对。中国地鼠的尾根突出、与地面接触,睾丸也比较大,成熟的中国地鼠的睾丸下降到阴囊内,阴囊长约1.3cm,从阴囊到阴茎之间为2.5—3cm。中国地鼠无胆囊,总胆管直接开口于十二指肠,大肠相对较短。金黄地鼠的大肠长度与体长比值比中国地鼠达1倍。睾丸更大。
活动规律:地鼠昼伏夜动,晚8—11点最为活跃。运动时腹部着地,不敏捷,易捕捉,但受惊或被激怒时会咬人。牙齿十分坚硬,能把木头、稻草、纸和布等物品咬碎做成巢穴,也可咬断细铁丝。兴奋时可发出金属性音响,地鼠好斗,雌性比雄性更凶,因此雄性常被雌性咬伤。地鼠易熟睡,熟睡时全身肌肉迟缓,不易弄醒。喜居于温度少低、温度稍高的环境。
采食特性:地鼠为杂食动物,有贮存食物的习性,可将食物和水贮于颊囊内。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饲养管理类同于小鼠。
繁殖特性:性成熟一般30日龄,性周期4—5天,妊娠期平均15.5天,是妊娠期最短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哺乳期21天,平均窝产仔6—8只。为全年发情动物,有产后发情特点。生育期从6—8周起可延续到15月龄,每年可产7—8胎。地鼠雄性比雌性腺体发育完全。臀髋部有一种腺体,当地鼠处于性兴奋状态时,分泌物会使局部皮肤湿润。
常用品种品系
金黄地鼠:学名:mesocricetus auratus,又称叙利亚地鼠,所有的种群品系都来源于1930年Aharoni从叙利亚Aleppo是附近的田野里捕捉的野生的1只成年雌鼠及其8只仔鼠,其中的3只(1雄2雌)在人工饲养下繁殖,气候已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我国饲养的金黄地鼠最早由兰春霖教授于1947年从美国引入上海。金黄地鼠2月龄体重约80—100g,体长约16cm左右,尾粗短,耳色深,眼小而亮,被毛柔软。常见地鼠脊背为鲜明的淡金红色,腹部与头侧部为白色。由于突变毛色呈多样,可有野生色、褐色、乳酪色、白色等。我国有发现白化个体并育成近交系的报道。目前,世界上育成的金黄地鼠近交系有38种,突变系17种,封闭群38种。
中国地鼠:学名:crcetrlus grisuis,又称黑线地鼠或背纹地鼠。我国学者谢恩增1919年最早引入实验室,用于肺炎球菌的检定。张昌颖等1938年最早进行人工繁殖,用激素调整其发情周期,在两年内繁殖了5代。1948年,美国Schwentker从中国带走10对野生原种,采用笼养、人工昼夜逆转等办法繁殖成功。数年后,其后裔便遍及欧、美、日等国的主要实验室。目前,我国也有地鼠近交系和白化突变系育成的报道。中国地鼠体型小,体重约40g,体长约10cm,背部从头顶直至尾基部有一黑色条纹。近交系中国地鼠易发生自发性遗传性糖尿病,用于Ⅰ型糖尿病研究很有价值。
应用领域
1 肿瘤研究 地鼠主要用于肿瘤研究。颊囊对可诱发肿瘤的病毒敏感,能成功地移植某些正常或肿瘤组织及细胞,甚至非近交品系也能移植成功。金黄地鼠无原发肺肿瘤,但最适合诱发支气管性肺癌和肺肿瘤。可广泛用于研究肿瘤移植、增值、致癌、抗癌药物筛选及X射线治疗。
2 生理学研究 地鼠成熟早,发情周期准确,可确切得知其怀孕期。妊晨期短,繁殖袋数快,便于进行生殖生理研究,人的精子能穿透金黄地鼠卵子的透明带,完成受精过程便于计划生育研究。颊囊黏膜适合用来观察淋巴细胞、血小板和血管反映变化,进行血管生理学和微循环研究低温环境能诱导冬眠,可进行自然与人工诱导,低体温及其生理代谢的研究。还可用于内分泌如肾上腺、脑垂体和甲状腺的研究。
3 遗传学研究 中国地鼠染色体大,数量少,且相互易于识别,是研究染色体畸变和复制机理的好材料。还可用地鼠进行细胞遗传、辐射遗传和进化遗传研究。
4传染病研究 地鼠自发感染疾病种类很少,但对实验诱导发病很敏感,可用来研究小儿麻疹病毒、溶组织阿米巴、利氏曼原虫和旋毛虫等。地鼠的睾丸很大,使传染病研究的良好接种器官。
5 牙科研究 地鼠蛀牙的产生与饲料和口腔微生物有关,广泛地被用于牙科如龋齿的研究。
6 组织移植 利用同群地鼠皮肤有易接受移植的特点,进行皮肤移植,心脏胰腺等移植的研究。
7 组织培养研究 在组织细胞体外培养中,用以建立二倍体细胞株,肾细胞也可被做成细胞培养物接种病毒,进行分离或制造疫苗。以建立了不少突变性细胞株。
8 糖尿病研究 中国地鼠常用作糖尿病研究。它是Ι型糖尿病的良好动物模型。
9 营养学研究 可用于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症,维生素B2缺乏症的研究。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