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有多少趣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2:22:31
黄鹤楼有多少趣味

黄鹤楼有多少趣味
黄鹤楼有多少趣味

黄鹤楼有多少趣味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边的蛇山上.蛇山又称黄鹄山、黄鹤山.黄鹤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有“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以后各代屡毁屡建.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因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清光绪十年(1884年),黄鹤楼为一场大火焚毁.至1985年,新建的黄鹤楼又屹立在长江之滨.
历史上的黄鹤楼轩昂宏敞,瑰丽无比,是文人骚客登临行吟之胜地.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等,都先后到此游乐,吟诗作赋.其中以崔颢的《黄鹤楼》诗最负盛名,被称为唐人七律之首.
古黄鹤楼“共分3层,计高92丈,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新黄鹤楼比旧楼更为壮观,它高sl.4米,共5层,比古楼高出近20米.主楼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新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檐交错重叠,翘角飞举,宛如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以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登楼眺望,视野开阔,远山近水一览无余.“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诗中的意境,深远隽永,耐入寻味.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 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南楼 旧时有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诸称,它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四大楼台".现楼系1985年重建,位于公园南区黄鹤楼东南185米处.
南楼背山面南,面阔5间,长16.5米,进深3间,宽7.5米,高9.5米,上下2层,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歇山式顶,重檐飞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复,6圆柱,轩敞明洁.楼前有一棵百年古树,给南楼平添古朴之 色.
白云阁 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海拔75.5米,阁高41.7米,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5平方米,阁名由史学家周谷城书写.
毛泽东词亭 在南楼东南侧,黄鹤楼东南206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毛泽东似乎对"白云黄鹤之乡"特别钟情,他36次来武汉,多次登临蛇山,并18次畅游长江武汉段,1956年6月1日,毛泽东从黄鹤楼故址的上首入水,首次畅游长江,6月3日至4日,又两次到江中畅游,写下了气势磅礴、豪情满怀的光辉诗篇.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词亭于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长宽各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 米,宽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毛泽东1927年春登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
搁笔亭 在黄鹤楼以东132米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于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
千禧吉祥钟 钟身重20吨,蒲牢1吨,取20世纪和21世纪的连接之意,钟体材料为铜合金,含黄金2.1公斤,银8.4公斤,它是明朝永乐大钟以后我国铸造的最大铜钟.大钟外形为裙边圆钟,口部直径3米,高约5米.
"鹅"碑亭 在黄鹤楼以东245米处,有清代流传下来在武昌蛇山黄鹄矶的一笔草成的"鹅"字刻石一方,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情不自禁写下此字.1986年,风景区将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岳武穆遗像亭 岳飞亭,在黄鹤楼西面574米处,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在黄鹤楼下的鄂州(今武昌)屯兵镇守达7年之久,其所填《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词即出自这一时期.岳武穆像亭坐北朝南,木石结构,亭为六角攒尖,高6米,亭檐匾额"岳武穆遗像栾",临面石柱上刻有对联,曰:撼山抑何易,撼军抑何难,愿 忠魂常镇荆湖,护持江汉雄风,大业先从三户起;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奉谠论复兴家国,留得乾坤正气,新猷端自四维张.
胜像宝塔 又称白塔或元代白塔.原在蛇山西首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迁至蛇山西部、京广铁路线桥旁.1984年迁入风景区大门入处内,位于黄鹤楼正前方约159米处,是黄鹤楼故址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宝塔建于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为威顺王宽彻普化太子建,是用于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胜像宝塔高9.36米,座宽5.68米,采用外石内砖方式砌筑,以石砌为主.整体造型号由基座向上逐渐收缩,尺度愈缩愈小,其轮廓线条大体呈三角形.塔外观分作座、瓶、相轮、伞、宝顶5部分.宝顶为合金制作.
石牌坊 位于蛇山高观山的山脊背上,由西向东,将白云阁与岳飞风景区连结,形成了长达250米的山顶游览风景线.石牌坊计5座,建于1992年,前4座示意黄鹤楼春夏秋冬的四时风景,用青灰石雕塑而成,为典型的徽式风格,第5座为岳飞功德坊,是石牌坊群中形制最大宏伟的一座牌坊,以示光大爱国热忱和弘扬民族精神.
诗碑廊 黄鹤楼东南210米,环绕景区鹅池四周,碑刻内容为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亦有部分当代诗作).碑墙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据真迹描摹镌刻.
黄鹤归来铜雕 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踏龟、蛇俯瞰人间.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系纯黄铜铸成.
九九归鹤图浮雕 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处,位于景区白龙池边,是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种种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云蒸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和谐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
陈友谅墓 陈友谅(1319-1363)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湖北沔阳人,元至正十八年(1358 年)自称汉王,至正二十年杀徐寿辉自称皇帝,至正二十三年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大战中流矢身亡,其部下以舟载其尸还武昌,葬于蛇山南麓.明末以后,几经整修,1981年重新修复.墓坐北朝南,墓前立水泥镶嵌的麻石墓碑,高2米,上书"大汉陈友谅".墓前建有牌坊,前额书"江汉先英",后额书"三楚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