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及启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3:05:50
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及启示

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及启示
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及启示

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及启示
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新思考
社会主义建设,自苏联十月革命起,当时已有大约七十年的时间,但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i]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作出了大胆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不少初步的认识成果.“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正是结合这些实践探索和认识成果,提出并推进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创新性思想理论.
其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论.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社会的本质上考察社会性质,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性、非剥削性和人民性,并注意到其与经济生活的联系和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由此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针对人们当时对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种种顾虑,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三条标准可以视作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进一步明确和深化.
其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实现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在经济领域的新的实现形式.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应当采取已被资本主义使用了许多年的那种市场化的实现形式.
其三,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论.对于中国当时那种“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展.他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f,他十分明确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十余年的现实进程,提醒人们:“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他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经济发展,指出:“我们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他甚至为广东、江苏、上海等地的经济建设提出了更为具体地发展目标.他认为,只有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才能赢得自身的优势.
其四,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机遇论,邓小平特别强调中国的发展,邓小平既感觉到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可能性,又看到了东南亚一些国家超越中国、占去世界市场的压力.”面对中国发展的千载机遇,他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开拓敢闯是“南方谈话”提供给改革开放的精神支持,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机遇论的延伸和补充.
其五,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策略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极其复杂的内外环境中推进,各种要素的作用不同,应当对它们进行不同方式的利用.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从多方面涉及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策略论
其六,保证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人才论.邓小平提出了以组织路线保证政治路线的问题,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这里所说的“人”,特指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人、接班人.邓小平分析了国内外政治趋势的演变
.邓小平关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重要性、关键点和落实措施的系列观点,构成了他内涵丰富的人才论的重要内容.
二,观念创新中蕴含的思想方法
“南方谈话”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作的一系列思考,构成了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创新观念,这些观念的凝结和形成,蕴含着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
第一,在社会的各种关系中抓住人民群众这一决定性要素,推崇人民本位的方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关于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蕴含着一条明确的思路,这就是:以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最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条思路的落脚点在于人民;而同时,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这样,社会主义事业实质上就成了劳动人民以自己的生产与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的活动.
第二,把一定社会形态与它的某种实现形式区别开来,提倡形式借鉴的方法.邓小平认为,一定性质的社会,总有自己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社会形态,可以有一些实现形式上相互借鉴的共通性.事实上,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成熟的产物,其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一般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是以消除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为目标的,人们由此推演的经济实现形式是计划经济.这种思维模式的固化,形成了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经济实现形式的僵化性认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打破了这种思想僵化,他把一定社会形态与它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区别开来
第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阻梗环节上追寻主要矛盾的方法.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都有其应该重点解决的主要矛盾,而主要矛盾的确认不是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想象.邓小平把社会主要矛盾放置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中来理解,向人们演示了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阻梗环节上追寻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这一关系作了高屋建瓴的阐述.
第三,从本质上看待两相对立的事物,活用对立统一的方法.人类社会现象是极为复杂的,只有看到事物表象背后的本质关系,才能对现实事物有真切的把握.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在对诸多热点问题的分析上,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方法作了深刻而生动的发挥.
第五,用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看待迷离的社会现象,尊崇实事求是的方法.邓小平无疑是一位求实主义的政治家,这在“南方谈话”中表现得更为清晰.如在讲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说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人们以往都强调学习的全面性、完整性,邓小平把少数专业人员的研究性学习和普通群众的读书学习区别开来,提出精学和管用的要求,虽然有违寻常,但却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求实的风格在此跃然而出.联系他关于推进改革不争论的主张,关于在国际事务中不出头、发展自己的策略,其唯实是求、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就已极其明显.邓小平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这其实是对一种思想方法的直接表白.
三,思想创新及其方法论的深远启示
“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来的一系列新思考,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论,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许多极为深远的启示.
其一,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本质,对人民本位的推崇,启示我们要深化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要在人民本位的意义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南方谈话”无疑是极大地提升了改革开放总体设计中和过程推移中人民性的规定,影响了中国主流政治思想的构成内容.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政治行为基本的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这里的“人”,主要是指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及“五个统筹”,最终都是为保证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邓小平人民本位的思想和方法指导并规范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
当代社会,在劳动、资本、权力三大社会要素的博弈中,邓小平的人民本位观推崇劳动,其思想逻辑的延伸必然是劳动群众掌控国家权力,以自己的意志去支配和享用资本,这正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可以说,资本主义是推崇资本,实行以资本剥削劳动、让资本控制权力的社会;封建主义是推崇等级权力,实行以权力奴役劳动、让权力控制资本的社会.[2]而实现劳动对权力的掌控和对资本的控制,是马恩关于社会主义构想的题中应有之意.
根据人民本位和推崇劳动的思想理念,可以认为,在当代中国的改革政策与大政方针的设定中,使资本掌控权力、剥夺劳动,是资本主义的倾向;让权力支配劳动、掌控资本,是封建主义的回复.只有坚持实现劳动对于权力的掌控和对资本的享用,才是人民本位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南方谈话”已交给了我们思考和对待这一问题的明确思路.
其二,邓小平求实的风格、实事求是的方法,启发我们对共产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应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认识.进入新世纪以来,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面临国际国内多重严峻考验,邓小平早先预见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这一提醒是发人深省的.共产党内部会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邓小平说:“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于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他在批评领导机关的虚浮作风时指出:“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在邓小平心目中,官僚主义是比形式主义内涵更多、根柢更深、危害更大的隐患,只是鉴于“六•四”以后的国内政治特点,及南方视察期间要解决的不同问题,谈话中没有更多地提及这点,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然而事实上,邓小平在八十年代前半期的多次论述中,尤其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篇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讲话中,对我国政治生活中权力过分集中形成的种种官僚主义现象作了极深刻的揭露,指出了它的历史根源及其危害,提出以制度建设的途径来消除这一党内隐患,并向全党发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员令.尽管由于某种历史的原因,邓小平设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未能深入推进,但当时揭露的问题和遗留的任务仍然存在.现在,我们从党和国家政治情势的实际出发,如能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紧迫性,能把邓小平已经设定而未着手的任务承接下来,向前推进,应该是邓小平所推崇的实事求是方法所迫切要求的.
其三,邓小平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阻梗环节上追寻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方法与求实的方法同时启示我们,在社会物质资料充斥商品市场、腐败现象漫延、改革进入深水区而不易推动的社会状况下,仍然把中国五十多年前提出的所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为现今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思想上的迂腐,就是“鸵鸟意识”作祟.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系统中,生产关系不大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就要进行生产关系、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当经济体制的改革受到上层建筑某些方面的束缚时,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阻梗环节就已转移到了政治生活层面.按照邓小平追寻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这时候的社会主要矛盾就已成为陈旧的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变更要求的矛盾.由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本质上可以按照人民的意志,自觉地调整自身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因而这一矛盾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来解决.该项任务正是邓小平在八十年代初期已经设定而未着手的重大工作,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认识,并下决心作出强有力的推进.
其四,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形式上所采取的形式借鉴的方法启示我们,社会主义要完善和强大自身,可以多方面的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邓小平亲力设定并成功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开创了社会主义借鉴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典范,由此打开了制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经济瓶颈.然而,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应该不限于经济方面,这种借鉴也可以延伸到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在邓小平等几代领导人的倡导推动下,已经开始了对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某些政治生活程式的借鉴,如干部队伍管理中的退休制、任免制、推选制、考核制、弹劾制、问责制,以及某些层级创新性的票决制、公选制、推举制等等,然而,这些偏重制度建设的手段还需要超越技术性层面,形成一个总体上的设定.这也需要全党全国人们进行充分自由的讨论,凝结智慧,形成共识.
提到“自由”,人们误以为邓小平是反对自由、禁止自由的,在此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讨论的禁区.的确,邓小平在八十年代中期的一次谈话中说过:“自由化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没有什么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自由化.”[viii]然而,正常的逻辑思维告诉我们:自由并不等于自由化.哲学范畴的自由是人们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政治生活中的自由应该是公民对自己理性意志的独立表达;自由化则是一种无理性的情绪和行为,而邓小平所反对的自由化又有特殊所指.邓小平说:“自由化是一种什么东西?实际上就是要把我们中国现行的政策引导到走资本主义道路.”[ix]邓小平是在反资本主义道路的意义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对社会主义的非理性否定,他从来没有反对过政治生活中的自由,反而是亲力倡导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及其以后党内政治生活中的自由空气和自由之风.自由一般是与法纪相对而言的,中国国家宪法明确肯定了公民的某种自由,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x]不能设想以思想开明而著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邓小平会反对这种自由.既然自由是政治生活的一种手段、方式,那就绝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属物,按照邓小平关于不同社会在实现形式上可以互相借鉴的方法,对于自由,社会主义政治生活当然也可以借鉴和使用.套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市场经济借鉴的方法,就形成了下面的论断:法纪多一点还是自由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法纪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法纪;自由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自由.法纪和自由都是政治生活的方式.事实上,社会主义的自由,应该既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实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一种实现形式.
其五,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人才论,为党和国家的根本性制度建设提供了指引.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选好接班人,尤其要选好领导层.那么,由谁来选,如何选,都是一些带有根本性、制度性的问题.根据邓小平关于人民本位的思想方法,这种选举最终还是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人才队伍选拔、领导干部的任用和管理上已经创造了不少积极有效的方式,基层干部队伍某些范围的直接选举也已积累了许多经验,人民群众管理政治,劳动人民掌控权力的原则正在得到更好的贯彻和提升.然而,我们在此还应借鉴古今中外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各种手段,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进行整体性设计,开倡人民本位基础上干部选任的全新形式.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南方谈话”无疑是一次里程碑的事件.它总结了改革开放十多年的正反经验,作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的理论思考,指导和推动了其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南方谈话”的观念创新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论,对后来的中国人都会有着无尽的深沉启示.